說起池塘水質問題就不得不說起底質問題,但底質問題又是容易忽視的,魚塘底質惡化是水質變差的根本原因。
池塘底質惡化的原因
1、清塘不徹底,清塘所用的藥物不當,曬塘時間不充 分。
2、池塘中糞便、殘餌、浮游生物大量累積,并且在池塘底部腐爛發酵,就會使池塘原本正常的底質發黑變丑,并且釋放有毒有害物質。
3、池塘中青苔、藻類大量滋生,妨礙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,使池塘底部缺氧,底部有機質分解不完全,引起底質惡化。另外使用殺青苔藥物會造成藥物殘留沉積池塘底部,導致水不宜肥,水草生產受阻。
池塘底質惡化會帶來哪些問題
1、氧債
池塘底部累積的有機質,在分解時消耗大量氧氣,池塘一旦缺氧會引起浮頭,嚴重還會出現死亡。所以氧債是水質惡化、缺氧浮頭的主要原因,也是底質惡化產生氧債的根本原因。
2、有毒有害物質
池塘有機質分解時不但會消耗氧氣,也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,如:氨氮、硫化氫、亞硝酸鹽等,對魚類有很強的危害性,并且他們會在水體不斷積累,引起中毒和泛塘。
3、pH值失衡
池塘有機質分解之后,會產生各種有機酸和無機酸,導致池塘底部pH值快速下降。不管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刺激魚鰓和體表,從而影響魚正常呼吸。
4、細菌感染
底質惡化,寄生蟲以及各類致病菌就會大量繁殖,魚類體質差,抵抗力下降,非常容易引發爛身、腸炎等病癥。
池塘底質惡化的防治措施
1、清塘清淤,及時消毒。清塘重點是清理發黑的底泥。
2、定期開啟增氧機,不僅有增氧的作用,定期開啟還能攪動底泥,加速有機質分解轉化,帶動有害氣體爆出。
3、定期使用改底產品,經常使用的有過硫酸氫鉀,生石灰、光合細菌、EM菌,生物改底產品底如意建議化學改底和生物改底交替使用。改底產品要定期使用,每15天使用一次。
4、定期換水,一般換水30公分,3天換一次。